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川金丝猴地面活动监测

张龙1,2,邓玥3,钟雪1,4,白文科1,2,周材权1,2,王彬1,2*

(1.西华师范大学  珍稀动植物研究所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充637002;2. 西华师范大学  生态研究院 南充  637002;3.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彭州 611930;4.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南充  637009

 

摘要:川金丝猴属猴科疣猴亚科,但与疣猴亚科大多数物种的树栖习性不同,川金丝猴在生活史过程中展现出一定的地栖性。为了解该物种下地活动的节律、行为分布和性别-年龄组成,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川金丝猴种群的地面活动进行了长期监测。2013至2018年间,共建立了7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获得86次川金丝猴地面活动的独立捕捉,涉及243只个体,分析结果显示:1)川金丝猴会在白昼的任何时间下地活动,11:00和19:00为一天中2个下地活动的高峰时段,而17:00为低谷期;2)夏季川金丝猴下地活动较频繁,冬季则极少;3)60%以上的个体都在地面进行移动行为,约30%的个体在休息,取食行为仅观察到2例;4)地面活动个体的成年猴雌雄性比为1.21:1,成年猴与未成年猴比为4.09:1。本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是猴群地面活动的主要行为内容,并且下地倾向在性别和年龄间存在差异,支持了川金丝猴下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穿越林冠不连续的区域的假说。

关键词:川金丝猴;地栖性;活动节律;性别-年龄组成

 

收稿日期:2019-04-04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7E075),西华师范大学国家级一般培育项目(18B028);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9YFS0460)

作者简介:张龙(1988—),男,四川德阳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E-mail: long.zhang@cwnu.edu.cn

*通讯作者:王彬(1989—),男,云南西双版纳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学研究。E-mail:wangbin513@outlook.com

上一篇:基于EFDC模型的重庆库区水环境容量研究

下一篇:不同气象条件下Biome-BGC模型碳通量模拟精度评价